代糖:甜蜜的陷阱?|薄层色谱法高灵敏度检测三氯蔗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世界能源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新能源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等领域的市很快又来到一年的尾声,冬至、跨年以及一系列值得欢庆的节日接踵而来。与亲朋好友的欢聚 —— 享用美食绝对是妥妥的 C 位节目。然而,在尽情享受美食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忽略自己的身体哦!注意避免增加身体的负担,比如高糖分的食品摄入。
近年 “控糖” 成为了一种新时尚,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糖分摄入,甚至把糖分视为饮食中的 “头号大魔头”,商家们也在积极研究各种甜味剂成分,打造 “无糖” 产品,吸引消费者。
代糖:甜蜜的陷阱?
然而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宣布了一种常用的甜味剂 – 阿斯巴甜为 “可能致癌物”,消息一出,关于甜味剂健康与否的争议登上热搜。
阿斯巴甜这种代糖在我们的饮料、奶茶、蛋糕中广泛使用,相应的各种代糖在加工食品中的含量引起广泛关注。事实上,人工合成甜味剂发展至今已有六代,依次为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纽甜。而五代甜味剂三氯蔗糖具有稳定性高、亲水性强、高甜度、纯正甜味、安全等优点,且甜度曲线与第四代安赛蜜较为接近,是代糖中的不二选择。(引自新浪财经)
近年来,关于三氯蔗糖安全性的讨论其实也是争议不断,有研究称,长期食用三氯蔗糖,可能会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例如成人患 2 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风险增加。
单单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不客观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实现含代糖 (如三氯蔗糖) 产品的限量摄入,以及对其含量实现快速而有效的检测呢?
检测三氯蔗糖的难点
由于三氯蔗糖紫外吸收弱 (≤200nm),缺乏生色团,所以分析食品中的三氯蔗糖是相当困难。一般会利用 RP-HPLC 方法采用折射率检测 [1–3] 或 192nm[4] 或 200nm[3] 处的紫外线吸收。可是,这种在低波长范围内的检测专属性低,干扰信号多,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以消除干扰基质成分。当然,我们也可以采用对硝基苯甲酰氯柱前衍生处理,再在 260nm 处检测三氯蔗糖,得到具有强紫外吸收的衍生物,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是这会导致非常冗长的 HPLC 方法。
以高效薄层色谱法检测三氯蔗糖
和 HPLC 方法相比,高效薄层色谱法 (HPTLC) 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可靠、低成本的解决方案。高效薄层色谱法可以用于三氯蔗糖和果糖等多种食品基质和饮料的定量,在检测饮料类型的样品时,甚至无需进行样品制备。
薄层色谱的开放性使其具有广泛适用性,能轻松搞定各种常见的食品供试品,例如牛奶蛋糕、不同种类的饼干、巧克力蛋糕、可乐、牛奶、硬糖和能量或运动饮料等。本示例中,含量测定方法的检测限 (LOD):在 366 / 400nm、405nm 和 500nm 处分别为 4、8 和 5ng/条带,RSD≤4.4% (n=3)。通过使用苯胺二苯胺正磷酸试剂色谱后衍生化甚至获得了极佳的特异性,无论供试品中含有多么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和其他基质成分,只有三氯蔗糖衍生后会产生可检测荧光。此外,通过 TLC-MS 原位检测可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且同时获得更多结构信息。
高效薄层色谱法的优势
通过三氯蔗糖的 HPTLC 的检测示例,可以看到高效薄层色谱法具有样品制备简单、样品兼容性好、衍生化处理简单和检测灵敏度高的优势,同时还适用于大量样品的高通量平行快速分析。
近年,专业薄层色谱技术引领者 CAMAG 公司推出的 HPTLC PRO 全自动薄层检测系统,更将薄层色谱技术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了全程无人干预的自动化连续多板的自动化分析流程 —— “点样 – 展开 – 衍生 – 检测 – 分析 – 报告” 一站式检测,同时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攻克薄层色谱技术重现难的瓶颈问题。
薄层色谱与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一样,都属于微量分析色谱,在科研和常规检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适用于复杂混合物快速分离。除了三氯蔗糖以外,薄层色谱还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各类添加剂,如人工色素和香精,也可用于农产品、药品、精细化工产品中,测验农药残留、杂质和有害物质等等,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高效薄层色谱法为我们提供了
快捷、低成本、高通量的检测方法。
随着结合自动化及数字化的技术升级,
薄层色谱技术会更好地
帮助我们关注食品质控,
让我们拥抱更健康、更高质量的生活!
想了解更多方案详情,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力扬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