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药

厂商如何应对一致性评价造成的仿制药成本上涨?

发布日期: 2018 10 10

《我不是药神》这部热门电影成功地将「仿制药」推到大众的视线里。仿制药可以说是原研药的“副本”,与原研药相比,表面看似时间与资金投入更少,更容易生产。

可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出现,却掀起了成本和时间的争议。所有仿制药必须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即仿制药必须和原研药管理一致性、中间过程一致性、质量标准一致性等全过程一致的高标准要求。国家药监总局要求 2018 年底前要完成 289 个仿制药品种的一致性评价,没有通过的药品将注销药品批准文号,产品将面临下架风险!时间刻不容缓!

仿制药
仿制药价格持续走高原因
  1. 生产成本变高,一致性评价检测增加仿制药的生产成本。进行一次一致性评价检测大概需要 300 – 500 万元 (其中 100 – 200 万是体外研究试验费用,另外 200 – 300 万是生物等效研究试验费用),并且如果检测失败,就需另外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资金进行重新检测,但大部分药物的年销量不超过 500 万元,这给药品厂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2. 仿制药临床科研机构供不应求。制药需求量不断上升,而普遍临床研究机构规模较小且为数不多,难以应付庞大的生产量需求,导致价格持续走高。
  3. 流通体系复杂,销售中间环节太多。每个仿制药都要经过从药厂—>经销商—>批发商—>药店和医院的过程,最终才能到达患者手中,经过层层加价,价格自然增高。

除了面对以上问题,在一致性评价的影响下,由于其要求仿制药必须和原研药保持管理一致性、中间过程一致性与质量标准一致性,这就无形中提高了生物等效性的过检标准。倘若生物等效试验结果和原研药对比不一致,厂商只能找出失败原因,并重新进行生物等效试验,这将大量增加制药成本,无论是资金成本还是时间成本。

 

综观以上种种原因, 可见进行生物等效性实验所花费的高昂成本才是导致仿制药成本增加、市场价持续走高的最大原因。传统的生物等效性检测技术精准度不稳定,实验效果差,往往需要来回多次反复试验,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成本。

瑞士 SOTAX CE 7smart 为仿制药提供精准的生物等效性实验成效

流通池法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

流通池法溶出测试 ( USP4 – 美国药典第四法) 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相比于桨法与篮法,流通池法更能真实的模拟人体内的循环体系去溶解药品,真实的反映出人体内的溶出情况,能得出更准确的实验结果,降低体外的溶出度试验与生物等效性实验 ( BE ) 实验结果不一致的情况。

CE7smart 流通池 流池法 媒介 选择 溶出 仿制药 一致性评价
案例分析

样品 BCS 分类:II类,低溶解度,高渗透性

测试方法1

实验步骤:利用 USP 1 (篮法)、2 (桨法),在不同 pH介质下测试溶出曲线

实验结果:参比制剂跟自研药样品表面看来极为相似,然而生物等效性实验实际显示自研产品比参比制剂释放慢,可是在以下图表未能呈现出来。

RLD – 参比制 S – 自研药样品

测试方法2

实验步骤:利用 USP 4 (流通池法),一次实验采用 3 种溶出介质进行测试

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自研处方显示了更慢的释放行为,与体内获得的情况更为接近;而同时判别的国外上市某仿制样品,与参比制剂相似性良好,进一步说明流通池法具有更优的判别结果。

RLD – 参比制剂 S – 自研药样品

结论

从以上案例,采用了 USP 4 仪器后,一般以 USP 1、2 法未能显示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则能全面展示出来,更能了解与参比制剂的释放行为及差异,在重试生物等效性测试之前,更好地筛选处方或工艺;减少实验投入,不用动辄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投入来重做生物等效性实验。

Sotax CE 7smart(USP4)溶出仪不仅能降低药物在体内不等效的风险,同时能缩短检测时间。传统系统消耗 13 天的流程,而自动溶出度测试系统仅需 4 天,因为整个溶出过程都可实现在线自动化控制,减少了传统耗时的手动流程,在提高实验精准度的同时,缩短了实验时间。

 

更多简单可靠的通过一致性评价检测与生物等效性实验的办法?欢迎联系力扬,获得更多自动化解决方案专家的独门秘笈!

阅读量:8,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