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池技术克服复杂注射剂的溶出测试

在仿制药研发的过程中,体外溶出试验非常关键,尤其是面对复杂注射剂的溶出测试,更是难上加难。

(图片源于网络)

针对“复杂注射剂的溶出测试”,由于其体外溶出 / 释放度的测定方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难题一直困扰着无数医学和科研人员。直至去年,密歇根大学的唐洁联合美国 FDA 和其他研究人员,在进行两性霉素 B 脂质体溶出测试时,发现通过流池法可以成功作为制药的工艺开发和质量研究之有效方法。

流通池类型 CE7smart 流通池 流池法 媒介 选择
(图片源于网络)

那么,什么是复杂注射剂的溶出测试?其研发真的很难吗?在此,我们为您一一剖析。

1. 什么是复杂 / 特殊注射剂?

(图片源于网络)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在 2019 年 10 月对外发布的《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定义了特殊注射剂是指脂质体、微球、静脉乳、混悬型注射剂等,并在其关键质量属性中要求考察体外溶出 / 释放行为。

简单地说,以注射途径给药的非均相体系,如纳米制剂、蛋白微球、脂质体、微乳 / 纳米乳、环糊精包合物等,均可归类为复杂注射剂。

这些体系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非均相,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均相体系(如:溶液)不同。

2. 复杂注射剂的溶出测试有多难?

流池法与脂质体结构
(图片源于网络)

对于这类注射剂的研发,往往不是因为“需要快速起效”,而在于其生物利用度低或者希望达到缓释的目的。

正因如此,大部分缓控释,虽然看上去是液体,实际上常常需要通过“固体”实现,而这也是溶出测试中最难实现的一点。

不同制剂开发难点不一,但都是非常难溶的前药、或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低,更不用提及这类型制剂产业化量产的同时,还要保证长期稳定性。可见,复杂注射剂一直是制药发展中极为艰难的突破点。

通过密歇根大学的唐洁和美国 FDA 的共同努力下,终于从两性霉素 B 的体外释放度测试中, 发现流池法能有效表达工艺的异同,并且表征药物释放速率与动物 / 人体内毒性 / 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因而成功建立有效的体外释放度测试方法,对仿制药开发尤为关键。同时从实验中,成功以流池法作为测试手段,有效区分不同种类的两性霉素产品及制备工艺的脂质体,并对仿制品进行了质量评估。

力扬携 SOTAX CE 7smart 溶出仪
助力对脂质体的溶出测试

SOTAX CE 7smart 溶出仪满足流池法规定的流速和温度要求,适用于固体制剂溶出度测试,也便于科研人员快速得到精准的测试数据与结果,为临床试验机构等相关领域克服复杂注射剂的测试难点,并节省更多投入资金、时间和精力。

欲了解更多脂质体类型药物体外释放度的相关信息,欢迎联系力扬技术服务团队。我们在多种制剂:微球、脂质体、纳米、软胶囊、栓剂、微丸、缓控释胶囊 / 片剂等溶出度测试中均拥有丰富经验,并竭诚为您提供合同技术服务,以及完善的设备技术一体化服务。

阅读量:4,023